|
91歲院士師昌緒:科研能否成功 70%看情商
發布人:安徽道遠機電工程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:2012-07-30 瀏覽次數:0
<DIV><FONT style="FONT-SIZE: 10.5pt"> 日前,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、91歲的師昌緒先生做客華南理工大學,與學生暢談科研與人生。師昌緒認為,做科研能否成功,“70%看情商”;一旦有嫉妒之心,會誤人誤國。</FONT></DIV>
<DIV><FONT style="FONT-SIZE: 10.5pt"></FONT></DIV> <DIV><FONT style="FONT-SIZE: 10.5pt"> 師昌緒認為,一個人能否成功,歸根結底是人生觀問題。他特別強調“不要嫉妒”,“嫉妒是萬惡之源”。有了嫉妒,會造成不團結,互相拆臺,以至于可以完成的事情完不成。嫉妒的人總想辦法壓制對方,最終受損失的是國家?!叭绻粋€單位的領導嫉妒心太強,容不下優秀人才,那只能使單位每況愈下;‘武大郎開店,一代不如一代’。當前無論單位、部門還是個人之間,都有這種難以解決的情況。”</FONT></DIV> <DIV><FONT style="FONT-SIZE: 10.5pt"> 師昌緒指出,國內使用的新材料只有14%是自主研發制造的。我們雖然提出建設創新型國家,但是現在的情況仍然是跟在別人后面爬,很多所謂的“創新知識”,不過是對國外技術的“修修補補”。中國現在真正的自主創新很少;偶爾有,還難以產業化。</FONT></DIV> <DIV><FONT style="FONT-SIZE: 10.5pt"> “創新來源于扎實的基礎研究,但是當前環境不利于基礎研究,因為主管部門要求科研單位有具體目標?;A研究是對自然界規律的研究,根本無法預先制定目標。他(主管部門)老在檢查你有了什么結果,有了目標的基礎研究就不是真正的基礎研究。搞好基礎研究需要國家體制的改變。”師昌緒說。</FONT></DIV> <DIV><FONT style="FONT-SIZE: 10.5pt"> 師昌緒的主要科研成果是飛機發動機的鑄造高溫渦輪空心葉片。當年中國研究設計殲8飛機時,設計研發至最后只缺發動機葉片,師昌緒接受任務后,帶領100多名科研人員,用一年多的時間攻關成功。</FONT></DIV> <DIV><FONT style="FONT-SIZE: 10.5pt"> 對于“中國高溫合金之父”這一稱謂,師昌緒謙虛地說,自己并不是國內搞高溫合金研究的第一人,只是經常與國外接觸,又取得了一點成績,“中國要強盛,就必須與國際接軌,不能閉門造車”。</FONT></DIV> <DIV><FONT style="FONT-SIZE: 10.5pt"> 師昌緒1920年11月出生于河北省徐水縣。1948至1955年,赴美國留學。“朝鮮戰爭結束后,美國嚴禁中國留學生回國,扣留了他們的護照,不少同學還因為積極倡議回國而被美國當局逮捕?!睅煵w說。為了回國,他和同學們一方面利用美國媒體,讓普通美國民眾知道中國留學生被捕是因為渴望回國,另一方面則積極與中國政府聯系。后來中美兩方達成協議,1955年中國用俘虜的美國飛行員換回了包括錢學森、師昌緒等人在內的第一批76名留學生。師昌緒現在是我國著名金屬學及材料科學家,1980年當選中科院院士;2010年,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。</FONT></DIV> <DIV align=right><FONT style="FONT-SIZE: 10.5pt">來源:</FONT><FONT style="FONT-SIZE: 10.5pt">羊城晚報</FONT><FONT style="FONT-SIZE: 10.5pt"> 作者:林世寧 彭梅蕾 盧慶雷</FONT></DIV> |
版權所有 ? 2010-2012 安徽道遠機電工程有限公司
皖公網安備 34019202000833號 |